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世峰报道华利配资
印度国防部于5月27日正式发布声明,批准了印度第五代双发战斗机“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项目的概念设计。该项目的研发工作将由印度航空发展局(ADA)主导,并联合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共同推进。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强调,AMCA计划标志着印度在实现“航空航天自给自足”目标上迈出了关键步伐。
近期印度AMCA战机模型亮相
承认战机被击落引发战略反思
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近期爆发了自1999年“卡吉尔冲突”以来最为激烈的边境军事对抗。5月7日凌晨,印度军队针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多处目标发动空袭,巴方则迅速反击并宣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机。多方信息显示,印军在交锋中处于劣势。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度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首次在公开场合承认印军确实损失战机。AMCA项目的正式启动,尽管时间节点或有偶然成分,却也反映了印度因军事压力而加快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急迫心态,尤其是在先进航空技术领域的投入。
2025年班加罗尔航展上,印度展出AMCA全尺寸模型。据《印度教徒报》报道,AMCA首架原型机计划于2028至2029年间完成首飞,预计2035年实现批量生产。项目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采用美国通用电气F-414发动机,随后逐步切换到由印度与法国赛峰集团联合研发的更高推力发动机。
展开剩余83%AMCA将具备典型第五代战机特征,包括雷达隐身、超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先进的网络化作战能力及传感器融合技术。机身尺寸方面,AMCA长18米、翼展11.13米、高4.5米,翼面积55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达25吨,外挂载荷5吨,最高飞行速度可达1.8马赫。
在航电方面,AMCA预计配备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同时也不排除引入国外先进火控雷达。印度空军规划AMCA将搭载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提升战场感知及决策支持能力,实现与无人机等平台的协同作战。
AMCA被视为印度空军未来核心装备,旨在逐步替代现役多款老旧机型。2025年版《军事力量对比》数据显示,印度空军目前拥有超过260架苏-30MKI、约60架米格-29各型、28架“阵风”、44架“幻影2000”以及37架国产“光辉”战机。
项目启动表明印度在全球战略环境剧变中,致力于强化自主国防能力,减少对外技术依赖的决心愈加坚定。
印度空军研发进程面临多重挑战华利配资
自2009年班加罗尔航展以来,印度便开始推动自主研发新一代隐身战机。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于2014年启动AMCA设计,印度媒体曾报道,政府目标是10至12年内完成首架原型机研制。2022年3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举行AMCA首个部件开工仪式,标志五代机项目步入制造阶段。
尽管雄心勃勃,业内普遍认为AMCA面临隐身结构设计、发动机性能、航电系统、作战数据链等多方面技术瓶颈。印度在隐身涂层材料领域仍显薄弱,原计划通过采购法国“阵风”战机获取相关技术,但进展缓慢。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与高性能涡扇发动机开发方面,印度尚未突破关键技术。
AMCA预期搭载的国产发动机为研发逾30年的GTRE GTX-35VS涡扇。该发动机原为“光辉”轻型战斗机设计,但因推力不足、重量超标及可靠性问题,多次被军方否决。
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在5月底印度工业联合会峰会上坦言,大型国防项目普遍延期,国产“光辉Mk1A”战机交付严重滞后。“我们没有一个项目是按时完成的,为什么还要给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他说。2021年印度政府投入4800亿卢比向印度斯坦航空订购83架“光辉Mk1A”,但至今尚无交付。
“光辉”战机历经30多年研发,1983年立项,计划1994年装备空军,但首飞直到2001年,正式服役则推迟至2015年。
俄美角力印度军事市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科学院专家伊利亚·克拉姆尼克对AMCA项目前景表示谨慎,认为原型机研制周期长且难度大,印度若欲短期内拥有五代机,难以避免依赖国外供应商。今年2月俄罗斯在印度航展上正式推介苏-57E五代机,试飞员完成首次演示飞行。俄方已表达在印度本土生产苏-57的意向。
俄国防出口公司向印度提出提供苏-57生产许可,包括完整源代码转让,允许印度自行改装航电和武器系统,展示出极大合作诚意。
同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加大对印军售,推动向印度出口F-35隐身战斗机。该计划引发印度国内争议,主要反对党国大党在社交平台抨击F-35性能及采购必要性。美国“最终用途”协议或将限制印度对F-35的技术改进与作战使用范围,尤其限制先发制人攻击可能。相较而言,俄罗斯方案更具吸引力,不仅能缓解印度急需先进战机的压力,也有助推动AMCA研发进程。
实际上,印度国防部将“外方不提供关键技术及设备”视为“光辉”项目延期主因。与此同时,“光辉”战机制造也因美国通用电气发动机交付迟缓而陷入停滞。
导弹系统升级成印巴空战新焦点
近日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展示了体系化作战优势,打破了超视距空战记录。据报道,其导弹交战最远距离达160公里,而印度“阵风”战机所配“米卡”中程导弹射程仅60至80公里。为此,印度空军计划用国产“阿斯特拉”MK1导弹替换“阵风”上的旧导弹系统。
“阿斯特拉”导弹自1990年开始研发,早期配备俄罗斯制导引头,2022年首试国产引导头版本成功。3月测试中,“阿斯特拉”MK1从“光辉”战机发射,击中百公里外目标。其后续型号MK2采用双推力脉冲火箭,射程扩展至160公里,计划中的MK3搭载固体燃料火箭冲压发动机,射程可达350公里。
俄国防出口公司表示,俄方愿意协助印度在本土研制生产先进航空导弹,并可能将这些武器出口至俄友好国家。苏-30MKI、米格-29及印度国产战机均能搭载这些新型导弹。
2月印度航展上,俄罗斯展示多款新型航空导弹,包括隐身巡航导弹X-69、空对空导弹RVV-MD2和RVV-BD、反舰导弹Kh-35UE以及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Kh-38MLE。俄方称这些导弹已通过实战验证,适配四代及五代战机武器系统。
【新闻线索及报料】
欢迎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华利配资,全省800余名记者在线期待您的爆料。
发布于:天津市卓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