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川流儿乐天盈配资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起初这场战争由乌克兰发起,但如今乌克兰正逐渐被俄罗斯猛烈的反击压得喘不过气来。仅过去几天,俄罗斯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了超过2100枚导弹和无人机,宛如暴雨般铺天盖地袭向各个战略目标。俄罗斯战地记者尤里·波多利亚卡向全球宣称,未来数周内,俄军将彻底摧毁位于第聂伯河上的五座重要战略桥梁。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发出信号,暗示正在考虑将征兵年龄下调至18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兵力压力。
致命的俄罗斯打击
俄罗斯军队的战术体系经历了深刻的革新。6月9日深夜,俄军动用了479架无人机和20枚导弹,发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夜间空袭,组成了“蜂群—诱饵—斩首”三阶段的打击链。首先,电子战无人机瘫痪了乌军的雷达系统,随后大量低成本无人机充当消耗防空火力的“蜂群”,最后由高精度武器单元精准摧毁预定目标。在一次袭击捷尔诺波尔军火库时,升腾的蘑菇云标志着141枚西方援助导弹瞬间化为乌有,其中包括56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和32枚“爱国者”导弹。更令人担忧的是,俄军的情报系统也实现了飞跃式升级。其“猎户座”多源情报系统融合了卫星侦察、无线电监听与人工智能预测分析,能够追踪运输车队的热信号,解密社交媒体中的地理标签,甚至捕捉乌军加密通讯中的关键字眼,精准定位西方武器的运输路线。这使得大量北约援助装备尚未抵达前线即被摧毁,极大地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支撑这一切的是俄罗斯军工体系强大的战争转化能力。2025年,俄罗斯军事预算飙升至1720亿美元,占GDP的7.7%,同比增长30%。更有企业创新采用3D打印技术,用塑料框架替代碳纤维制造自杀式无人机,在确保产能的同时摆脱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展开剩余71%泽连斯基的绝望乐天盈配资
战场的严酷压力使乌克兰社会承受了沉重的征兵负担。6月初,泽连斯基公开提及西方盟友提出的将征兵年龄下调至18岁的建议。一位基辅教育工作者在匿名采访中坦言,“这些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大多数还在校园里,他们需要时间成长为真正的成年人,而不是战场上的炮灰。”这番话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许多适龄青年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焦虑。6月11日,在舆论压力的推动下,泽连斯基政府接收了1212具前线阵亡士兵的遗体。而此前,乌方曾拒绝接收俄方移交的遗体,引发了军属的强烈抗议。前线的一位匿名军官透露,“部分部队已经出现成建制放弃抵抗的迹象”,士气的裂痕随着伤亡人数的激增不断扩大。泽连斯基的政治基础也开始动摇。乌克兰前总理阿扎罗夫爆料称,美国正通过其控制的乌克兰国家反腐局逮捕泽连斯基的金融关联人士,以施压其辞职。如果失去西方的政治庇护,这位战时总统将陷入内外夹击的绝境。
第聂伯河的关键桥梁
第聂伯河宛如贯穿乌克兰躯干的巨大动脉,河上的五座重要桥梁——切尔诺贝利铁路桥、卡尼夫坝顶桥、切尔卡瑟州桥、卡米扬斯克公路桥以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大桥——是东西部唯一的陆路连接纽带。所有北约的军事援助物资必须通过这些桥梁输送到扎波罗热、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前线,俄军因此将其作为重点打击目标。新型“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的射程已经延伸至1300公里,远超朝鲜的KN-23导弹;搭配“Tablet-M-IR”火炮控制系统,实时接收无人机的坐标,具备极高的毁桥精准打击能力。一旦这些桥梁被摧毁,乌克兰军队将陷入“东主西补”的困境:约50万主力部队被困于东岸,而90%的补给物资则被阻隔在西岸。缺乏重型渡轮意味着坦克、弹药和燃料无法跨河输送,东部防线将像沙堡一般迅速崩溃。经济层面,作为乌克兰第二大钢铁产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其丰富的稀土矿资源曾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公开觊觎。若该地区被封锁,乌克兰的工业命脉将遭受沉重打击。英国国防情报局警告称,俄罗斯的真实战略可能是在控制东岸后推动西部“自治化”,从而实现乌克兰事实上的分裂。
泽连斯基面临内外交困
如今,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明显显现疲态。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6月10日的国会听证会上坦言,“总统(特朗普)致力于和平,致力于终结杀戮。”当被议员追问如何帮助乌克兰取胜时,他的回答意味深长,美方的目标已从“胜利”转向“和平调解”。尽管欧盟宣布实施第18轮对俄制裁,包括将俄罗斯油价上限压至45美元以及切断北溪天然气管道,但这些措施对战场态势的影响有限。与此同时,东方对俄援助力量持续增强,朝鲜承诺给予俄罗斯“持续、无条件的支持”,并逐步在战场上体现存在感。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公开感谢朝鲜军人“如同捍卫祖国般为库尔斯克而战”,这让人联想到冷战时期的古巴雇佣军模式。朝鲜凭借拥有百万军队,通过输出兵力换取能源和粮食,为俄军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内外交困的重压下,乌克兰的反击愈发艰难。6月12日,乌军虽然成功派出无人机突袭了距离350公里外的坦波夫火药厂,但当天仅发射了4枚“海马斯”火箭弹和1枚巡航导弹,暴露出明显的“弹药饥饿”现象。唯一的亮点来自空中战斗,部分接入Link-16数据链的F-16战机,在预警机的引导下,于百公里外击落了一架俄苏-356战机,但零星的战果难以扭转整体战略颓势。
结语
当18岁的年轻人可能被推向前线,第聂伯河上的关键桥梁岌岌可危之时,战争的逻辑正引向残酷的终局。俄罗斯军队采用类似“乾隆剿灭战略”,表面上进行谈判换俘,实则夜以继日地消耗乌克兰的战争潜力。正如俄罗斯媒体直言,“不再同情敌人,休息时间已不存在。”
——《泽连斯基:西方希望乌下调征兵年龄至18岁!俄官员:西方想让乌战至‘最后一人’》 鲁中晨报乐天盈配资
发布于:天津市卓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