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刚看到一条新闻说大汽车43.7万㎡土地黑马配资,认定为闲置土地,被政府无偿收回。2020年9月,恒大以5.9亿元总价拿下这块位于广州南沙区红莲路与万新大道路口西南侧的地块,规划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
截至2024年底,恒大汽车累计仅交付了1429辆新能源汽车,上半年营业额仅 3838 万元,同比下滑75%,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02.57亿元,负债总额高达743.5亿元。股票自2025年4月起暂停交易,公司表示有限资源仅能维持厂房基础运维,无力支付会计事务所现场审计费用,导致年报“难产”,继续停牌。生产线早已沉寂,天津工厂年初停工,上海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恒大那么多的债权人为什么没有申请冻结这些固定资产而最终被政府无偿回收了呢?
其实,债权人并非没有行动。早在 2024 年 7 月,就有个别债权人向相关地方人民法院申请对恒大新能源汽车及进行破产重整。据统计,申报的普通债权约 49.93 亿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债权 10.8 亿元,有财产担保债权 14.95 亿元,税款债权约 0.17 亿元。但问题在于,恒大集团整体债务规模过于庞大,涉及的债权人众多,资产处置复杂。恒大汽车的资产大多处于被抵押、查封或者存在争议的状态,在众多债权人争抢有限资产的情况下,想要单独冻结某一项资产并非易事。而且,对于工业用地这类资产,其处置还涉及到土地用途变更、产业规划等诸多复杂因素黑马配资,并非单纯的资产冻结就能解决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既然这块土地面临被无偿收回的风险,恒大汽车为何不在此之前将其卖掉呢?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首先,恒大汽车从 2021 年开始就陷入了严重的资金危机,公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寻找资金续命、维持基本运营以及应对各方债务追讨上,无暇顾及资产处置的最优方案。其次,这块土地是工业用地,其用途有严格限制,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都相对苛刻。在恒大汽车信用崩塌、市场信心全无的情况下,很难找到愿意接手且符合条件的买家。再者,恒大汽车的土地资产大多被抵押给了金融机构,在未清偿抵押债务之前,想要自由处置土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黑马配资,为什么这些资产不是被变卖优先偿还债权人而是被政府无偿回收了呢?
这得从土地的性质和相关法律法规说起。该地块属于工业用地,政府出让此类土地是为了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恒大当初获取这块土地时,与南沙区商务局签订了《投入产出监管协议书》,明确约定了总投资不低于 25 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不低于 20 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 4500 元 / 平方米,且需在 30 个月内建成投产等条件。但恒大自 2021 年爆雷后,资金链断裂,根本无法履行这些承诺,导致土地闲置长达 4 年之久。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因企业原因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闲置土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权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政府收回土地,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土地长期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地方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将土地重新出让给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而恒大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主要通过整体的破产重整、资产清算等法律程序来实现,工业用地的处置与债务清偿遵循不同的规则和流程,不能简单地将土地直接用于优先赔偿债权人。
虽然我不是恒大债权人,但是我也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会到这群债权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绞痛心情的。
这次南沙恒大汽车城土地被回收,并不是恒大首次政府无偿无偿无偿回收。2021年以来,恒大系已超1.2万亩土地被收回,涵盖武汉科技旅游城(2314亩)、海口美丽沙(3300亩)、郑州产业用地(3105亩)等。这些土地多以“文旅”“产业”名义低价购入,却因资金链断裂沦为“僵尸地块”。
恒大集团总债务达2万亿,但许家印个人资本仅39亿。通过“土地抵押-融资-再买地”的杠杆游戏,恒大将房地产从“制造业”异化为“金融游戏”。 恒大通过“永续债”“商票融资”等手段,将杠杆率推至500倍(曹德旺语)。其模式本质是“用未来土地增值预期,透支当下现金流”, 当2021年监管“三道红线”收紧,预售资金被挪用、项目停工、购房者断供,多米诺骨牌轰然倒塌。
当广州南沙的43.7万㎡土地重归尘土,这不仅是恒大的落幕,更是一个时代——那个靠杠杆、圈地、泡沫堆砌的“黄金时代”的终结。
卓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